目前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方面正面临着高关注度,那么你对农产品安全生产了解多少呢?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农产品安全生产基本知识的内容,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,希望大家喜欢!

农产品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一:
1、种植业农产品安全生产中,如何进行产地选择?
要种植出安全的农产品,产地要选择生态条件良好、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。产地最好集中连片,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,产地区域范围明确,产品相对稳定。绿色无公害农田要与常规生产的农田保持百米以上的距离。产地区域范围内、灌溉水上游、产地上风向,均没有对于产地构成威胁的污染源,尽量避开公路主干线。
有下列情况之一,则不能作为食用农产品种植业的生产基地:
(1)产地周围及产区内有工矿企业、医院等污染源单位。
(2)产地为农作物病虫害的高发区。
(3)产地水源和排灌条件不具备,土质不符合条件并无法改造的地区。
(4)通过对产地环境质量指标进行检测评价,综合污染指数不达标的。
(5)土壤或水源中有害矿物质含量过高的。
2、选购农业生产资料注意什么?
目前,我国对农药、化肥、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销售实行经营许可审批制度。在选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:
(1)农资供应商必须持有所经销产品的经营许可证,否则属于非法经营。
(2)销售的作物种子必须经过审定或省级农业部门的认定(核对该品种的审定和认定的编号)。进口的或跨区域的种子应附有检疫合格证。
(3)农药和化肥必须具备产品登记许可证、生产许可证、标准证(亦叫“三证”齐全)。产品包装和使用说明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,才算是合法标准的产品。
3、如何选择和处理种子?
不仅要根据栽培区的生态条件选择高产优质的品种,还要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尽量选用抗病虫的品种。首先要参考种子质量说明,再实地考察该品种的栽培表现,并进行试验总结,不断地提高抗病虫品种的应用水平。
种子常带有病虫,因此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,既有利于种子保存,又能保护幼苗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:风选、比重法筛选、药物消毒、拌种处理、种丸的制作使用。
将用于拌种的杀虫、杀菌剂、肥料和生长调节剂,与填料、黏合剂混合在一起,把种子包裹起来,制成种丸。这一技术,不仅提高种子的利用率,提高种苗的质量,还非常有利于机械化的操作,值得推广。
4、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农药?
科学合理使用农药,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:
(1)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则 严格禁止剧毒、高毒、高残留或具有三致性(致癌、致畸、致突变)的农药在无公害农产品上使用。
根据作物种类不同、安全程度要求不同,对某些农药的使用范围进行进一步的限制,如臭氧菊酯、三氯杀螨醇,因为欧盟对进口茶叶标准的提高而限制或禁止使用。
(2)遵循农药安全间隔期 安全间隔期时指最后一次施药至收获、使用作物前的时间,也就是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至最大允许残留量时所需的时间。
(3)安全防护措施 施用农药的人员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,防止施药人员中毒。废弃和过期的农药剩余的药液和施药器械的清洗液、空容器等,应集中安全处理。
(4)减少用药 通过耕作措施,能消灭部分病虫,造成不利于病虫发生的条件,同时提高作物抗病虫的能力。如进行田园清洁,处理病残体,减少病虫的来源;合理密植,增加田间的通风透光,及时排除渍水,降低田间的湿度;科学配方施肥,使农作物健壮生长,提高其抗病虫能力。
5、农作物采收与加工过程中要注意什么?
在采收过程中应当做到:
(1)配备专用的采收机械、器具,并保持它们的清洁、无污染。
(2)保持采后处理区的清洁卫生。
(3)清洗用水应满足相关的要求。
(4)农产品采后处理使用的化学物品包括洗涤剂、消毒剂、杀虫剂、和润滑剂等,要按照说明书使用,做到正确标记、安全贮存。
采后处理过程中使用的采后化学品应是相关部门许可使用的产品,不允许使用以产品销售为目的国家禁用的采后化学品。
(5)质量控制。种植者应当自行或者委托检测机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检测。
6、种植产品包装与运输中,如何保障质量安全?
应采用适宜的包装方式,避免农产品在贮存过程中受到破坏及污染。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。禁止使用化肥或农药袋来转运粮食。
在运输过程中,应保持运输车辆的清洁卫生;保持包装的完整性;不应与其他有毒、有害物质混装。运输车辆应具有较好的抗震、通风等性能。